下面為你介紹成都管道改造方法簡析。
(1)靈活接入能力:用戶可以在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終端,根據業務需求和簽約約束,選擇最高性價比的寬帶接入方式(固定,3G/LTE,Wi-Fi)。
(2)差異化服務能力:端到端差異化管理能力,保障業務體驗,優化網絡流量。差異化的服務體現在對用戶分等級或針對特定業務質量體驗的提升。差異化服務的最終狀態應該指向動態的按需服務。
(3)資源調度能力:根據用戶價值和業務體驗需求調配資源,保證業務體驗所需的合理資源。資源調度的依據可以是簽約、開放的策略平臺或網絡探測到的動態信息。
(4)多維感知能力:收集用戶、業務和網絡感知信息,進行離線分析,并作為業務資源動態調度決策的輸入參數。
(5)管道開放能力:將管道的差異化服務和按需指配能力作為API進行開放,包括用戶和SP/CP,自行或合作運營一些增值服務,讓服務對象不再直接面對硬管道,而是感受可靠、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服務體驗。
智能管道建設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,每推進一步都要考慮現實和未來需求的平衡,即每應用一項智能管道技術,在驗證其是否滿足現有用戶和業務需求之外,還要考慮該技術對未來新用戶和新業務會產生怎么樣的影響。物聯網業務做為運營商未來潛在的藍海市場,是智能管道不能回避的服務對象。同時,作為運營商未來市場發展的三個重要方向中的兩個,物聯網和智能管道的結合或許可能會發生令人驚奇的“化學反應”。
從智能管道的角度來看,新技術方案需要經由實際業務運行進行驗證,直接通過現網運營的人與人業務(如話音、短信和上網等)進行實驗,必然要承擔相應的風險,顧慮難免比較多,而物聯網業務這樣一個全新的業務是絕佳的實驗平臺,有利于加速推動智能管道的技術創新;同時物聯網業務種類相對有限,用戶需求明確,便于運營商進行提取和整理,物聯網業務終端數量和數據量也完全能滿足研究的統計需求。
從物聯網業務角度來看,物聯網終端行為的隨機性較低,可控性較強。因此將目前智能管道比較成熟的技術應用到物聯網業務中,可能會獲得比普通人與人業務好得多的優化效果,勢必將大大提高物聯網用戶的體驗滿意度,運營商網絡的價值得以充分展示,扭轉業界對運營商網絡“傻管道”的固有觀念。以智能管道驅動物聯網產業,讓獲得實際利益的物聯網用戶有動力不斷深入發掘自身需求,合作開發出更新更好的管道使用方式和網絡能力開放方式,把物聯網業務從一開始就做成運營商的新的強勢產品。
4 物聯網業務模型
按照不同的業務流量特征,可以把物聯網業務分為移動視頻監控、智能抄表、一般監控、突發報警、移動支付幾類。
4.1 移動視頻監控類
移動視頻監控是指前端(攝像頭)采集的信號通過移動網絡傳送到業務服務中心。用戶通過手機終端對監控現場進行查詢和控制。手機終端主要實現客戶端的視頻查看和瀏覽功能,以及實時的控制功能,無線網絡主要承載從網絡側下載的視頻,上行主要承載終端對視頻源的控制信號。
移動視頻監控業務,廣泛用于公安指揮車、交通事故勘探車、消防武警現場指揮車和海關、油田、礦山、水利、電力、金融、海事,以及其它的緊急、應急指揮系統,主要作用是將現場的實時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,使指揮中心的指揮決策人員如身臨其境,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及時性,提高工作效率。上述領域中,可以歸納為移動視頻監控類的業務,包括移動全球眼業務,輸配電設備監控等各類監控業務中緊急情況下啟動的視頻監控業務,智能醫療中上傳人體圖像的應用。
4.2 智能抄表類
智能抄表類業務的實現方式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上傳大量數據,可以是網絡端請求的上傳,也可以是終端周期性的定時上傳。上述領域中,電網智能抄表業務屬于智能抄表類外,未來的智能水表,智能燃氣表也屬于智能抄表類。此外,智能公交刷卡系統的結算業務也屬于智能抄表類,智能電子收費系統每日結算方式的業務屬于智能抄表類,移動支付終端上傳信息也可歸于智能抄表類業務。
4.3 一般監控類
一般監控類業務的特征是指終端會上傳小量數據,上述領域中,屬于一般監控類的業務包括:
(1)智能電網的輸配電設備監控。(2)智能交通中的車務通業務。(3)智能物流中的車輛跟蹤,貨品監控。(4)環境保護中的污染源、水質、大氣監控。(5)工業監控中的油井遠程監控。(6)醫療衛生中的家庭遠程監控。(7)精細農牧業中的農業監控。(8)金融服務中的移動售貨機發送貨品信息。(9)公共安全服務中的路燈監控。
關于上面的管道改造方法你清楚了嗎,如有疑問,歡迎撥打:13668299995.